查看原文
其他

时间之上的建筑大师 | 思想菜

兔子清 清的菜园 2023-08-26

文章系原创,首发于《法治周末》(2019年5月23日)。配图为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


时间



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辞世,卢浮宫博物馆、肯尼迪图书馆、苏州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建筑的管理机构纷纷发文,悼念这位现代建筑大师。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是他最广为人知的巅峰之作,事实上他的杰出作品远不止于此。


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他的作品遍布世界,享誉世界。


从美国波士顿的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到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从中国苏州的苏州博物馆到日本滋贺的美秀美术馆,他的建筑作品在现代主义中流淌着东方诗意。


人们说他是现代主义建筑师中最伟大的一位,1983年获普利兹克奖时,评委会称“他给了这个世纪最美丽的室内空间和外部形态”。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为苏州显赫数百年的贝氏家族之后。古语有言“富不过三代”,贝氏家族却是这个“规律”的颠覆者。


他们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四富之一,到贝聿铭,已是一个富了十五代的名门望族,在金融、银行、医药多个领域均有地位。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的行长,并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高中毕业后,父亲原本希望贝聿铭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他赴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了建筑,之后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到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继续深造。1955年,他在纽约成立建筑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


不同于人们今天的赞誉有加,在贝聿铭职业早期乃至巅峰时期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诸多作品都饱受巨大争议。


倚海矗立的肯尼迪图书馆,是他从初出茅庐到获得美国建筑界广泛认可的重要作品,但建筑设计这件事儿,似乎从开始就没有一帆风顺的。



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委任



对于贝聿铭来说,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的一个作品。他说:“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委任。”


1963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母校哈佛大学选定场地,用于建设总统图书馆。


不料,一个月之后,肯尼迪遇刺身亡。


这一悲剧改变了图书馆建设的原计划,使得该项目成为美国舆论高度关注的公共事件。以肯尼迪遗孀杰奎琳·肯尼迪为首的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建筑师,他们列出了一个来自7个国家的14人候选名单。


贝聿铭虽名列其中,但极不显眼,名单中的其他几位建筑师都已功成名就。


然而,杰奎琳最终宣布:“所有的候选者都非常优秀,但是贝(贝聿铭),他喜欢将事物变得更美。他可以觉察出别人无法发现的东西。我不在乎他以前是否有过出色的设计,但是我相信他现在的才能。”


除了对美的极致追求,打动杰奎琳的还有一个感性的原因,那就是贝聿铭和肯尼迪是同一年出生的,这成为促使杰奎琳确定委任的一个“情绪化”的因素。



不得不说,这确实有几分幸运的成分。但是谁又能否认贝聿铭对此作出的充分准备和不懈努力呢?


当时还是建筑界新人的他,为了获得这个项目,搜集了自己曾经设计过的大大小小的建筑作品,包括约翰肯尼迪机场的国家航空公司航站楼、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等。


常言道,越努力越幸运。只有你自己全力以赴,那些幸运的因子,才有可能被在线激活。


短暂的幸运之后,是充满坎坷的设计过程。仅仅是建筑选址,就一波三折。


工程最初选址在波士顿市剑桥区,原址上是一座旧火车站。这个地块虽然已经出售给肯尼迪家族,但是火车站的拆迁工作持续四年才完成。此时,建筑成本和四年前相比,已大大增加。两千万美元的预算已无法支撑贝聿铭的设计,为此他只能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将原本大量使用的石材改为更便宜的混凝土。


经费还不是他遇到的最大困难,设计方案通过后,却遭到剑桥区居民的反对。


他们认为图书馆如果将来成为旅游胜地,将给居住社区带来交通拥堵人满为患的问题。尽管贝聿铭提交了第二份设计方案,但仍未获得剑桥区的认可。图书馆再次被迫改址,换到波士顿分校附近的一个垃圾填埋场。


是的,垃圾填埋场,这就是最终的选址。


一位建筑师,需要怎样的韧性和才华,才能在此刻将所有的设计图纸推倒重来,并实现建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和对唯美的追求?


肯尼迪图书馆最终花费15年时间建成,贝聿铭用态度和作品答复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委任,并和杰奎琳成为要好的朋友。


1979年,这座黑白分明、由纯粹几何形态构成的现代建筑在波士顿近郊的哥伦比亚角傍海而立,轰动美国建筑界。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贝聿铭名声大振,跻身世界建筑大师行列。


贰:从饱受争议到享誉世界



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是贝聿铭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他本人也曾表示,“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里,卢浮宫将排在首位”。


人们兴许不知,如今的“巴黎骄傲”、“建筑之光”,建造之初曾被骄傲的法国人骂得狗血淋头。


1983年,贝聿铭受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参与卢浮宫的翻修扩建项目。这是一个宏大的改造计划,包括迁出位于卢浮宫左侧建筑的法国财政部,扩大收藏展览面积,优化庭院及入口,增加公共区域,主旨是让皇宫的所有建筑都成为博物馆,让巴黎成为世人梦想的“大卢浮宫”。


质疑之声从改建之初就不绝于耳,“法国这么多艺术家,没有一个人能承担起这项工程么?为什么要找一个外国人?”


别的领域且不论,就艺术设计,优越感极强的法国人确实很难接受委聘外国人,尤其面对卢浮宫这样一颗镶嵌在法国甚至世界艺术上的珍宝。


设计方案初定,贝聿铭打算为卢浮宫新建金字塔形入口。由于卢浮宫原是法国王室皇宫,作为博物馆在结构上先天设计不良,入口狭窄且内部错综复杂,馆前的拿破仑广场更像是个停车场。


而金字塔形入口的设计方案并非凭空而来,实际上,贝聿铭此前在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中,就运用了类似的三角形元素组合。东馆地面上耸立起一串金字塔形的三棱镜地面采光窗,充分利用自然光。


采光窗北边是一排喷泉,泉水涌出后顺着石阶向南沿着采光井向地下流去,正好成为美术馆东西两馆地下连接通道的银色水帘,给地下通道带来了跃动的韵律。


卢浮宫金字塔形入口方案,无论从设计,功能还是景观艺术上,都是在美国国家美术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更恢弘的三角元素的再现,“让光线来做设计”是他的重要理念。


但法国人并不接受这一套。玻璃金字塔入口计划很快引发争议。怀疑者普遍担心,玻璃金字塔能否与卢浮宫的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相适应。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的反对声此起彼伏。当时,很多巴黎人每天都佩戴一个写有“为什么要造金字塔”字样的圆形小徽章,表示他们的不满。


贝聿铭回忆:“在我们公开展示金字塔设计方案之后的1984到1985年之间,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也在巴黎街头遭到不少白眼。”不难想象,伴随民众强烈的反对浪潮,建筑师要在项目中承受住何等考验。


为了说服法国人,贝聿铭曾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一座1:1的实体模型,供民众评鉴。


1988年,玻璃金字塔落成,密特朗在竣工的金字塔内,向贝聿铭授予了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


当记者采访时,他以一贯的低姿态说:“对于这个项目的批评声,令我难以独自承受。但那并不是说,我的坚持和要求会打折扣,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法国人对玻璃金字塔的评价,口风渐变,称其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随着时间的流逝,它渐渐得到了法国人的喜爱,成为巴黎地标性建筑之一。


2017年,我和兔子南游览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已成为世界游客的打卡胜地。


在功能上,玻璃金字塔结构打开了卢浮宫地下世界和建筑本身,是观众进入馆内的主要入口。


站在金字塔底下,透过螺旋阶梯和玻璃结构仰望天空,能更好地体会卢浮宫原本的巴洛克风采。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非但没有违和感,还有了几分历史的交融。


今年,卢浮宫还迎来两项重大活动,玻璃金字塔落成30周年和纪念达芬奇去世500周年作品展。卢浮宫博物馆现任馆长让-吕克·马蒂内认为,“全世界的博物馆中,只有卢浮宫的入口本身堪为艺术品。”玻璃金字塔对卢浮宫的意义可见一斑。



贝聿铭曾说:“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从饱受争议到享誉世界,贝聿铭将一切交给时间,他所专注的,只是执着于追求最美的建筑。



叁:最心爱的小女儿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的封笔之作,他将这个心爱的作品献给故乡。对他来说,设计的过程,就是一条虔诚的归乡之路。


在一次采访中,他被问道:“在美国度过了75年后,您还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吗?”


“我从来不忘中国,我的家族在那里居住了600年”,他答道。


1999年,已经82岁高龄的贝聿铭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的祖籍苏州,是他儿时感知建筑设计的精神原点。


他出生那一年,叔祖贝润生花费80万银元买下苏州古典园林狮子林,花费巨资修缮,以供家族之用。贝聿铭初中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高中在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每年暑假他都会回到苏州,在狮子林度过一段时光。


苏州园林的生活经验,影响到他日后的设计哲学。他曾说:“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于是,人与自然共存,建筑与周围环境良好融合,进而为空间中的人提供舒适的体验,成了贝聿铭建筑设计的理念之一。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恬淡的苏州博物馆,灰白色,带有姑苏轻软气质,美得淡雅且朴素,有世外桃源的空灵,又有人间烟火的温度。


它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为一体,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贝聿铭动情地说,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他最疼爱的“小女儿”。


新馆的精华之一,是主庭院的山水园。贝聿铭将中国古典的山水画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并为实现设计理念耗费了极大心力。建造过程中,升降机把各块石片上上下下摆弄了一整周,才调整到了他心中最完美的样子。



贝聿铭接受的建筑设计教育是西方的,但在封笔之作的设计中,却流淌着浓浓的东方理念和审美。一直被对照的“东方”与“西方”,似乎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巧妙和解。


他在一次演讲中曾说:


70年代初,我首次回到阔别近四十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无限感慨。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不管到哪里生活,我的根还是中国的根。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然美国新的东西我也了解,中美两方面的文化在我这儿并没有矛盾冲突。


友人称他为“文化缝隙中优雅的摆渡者”,从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中穿梭。


或许,穿梭其间的,还有他儿时的记忆和美国吃不上苏帮菜的淡淡乡愁。



肆:什么是好的建筑



据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是少有的能同时吸引地产商、企业界领袖和艺术博物馆董事的建筑大师。


苏州博物馆建成后,他问国内的友人,大家喜不喜欢。对方告诉他,博物馆开幕的第二天,听到有一位老人说,苏州博物馆让自己觉得很舒服。贝聿铭听完后笑答,这个感觉是最好的褒奖。


他曾说:“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只是让人们愉快地进入一个空间并在其周围活动。但我也认为建筑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它可以让人们想要在空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是我觉得最有趣的挑战。”


“你喜不喜欢这个建筑?”“什么是好的建筑?”对于并非建筑专业的一般民众来说,“舒服”,确实是一个朴素的感受,又是对建筑诚挚的肯定。


城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建筑物,高大威猛,华灯初上瞬间陷入光怪陆离。这些设计被冠以“现代”、“后现代”、“超现代”的标签,让人不明就里。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舒服。


在这样的空间中,你一刻都不想要呆下去。偏偏这些建筑动辄数十上百层,不像乡下的小土屋,盖得不好拆掉就是了。


贝聿铭曾在大大小小的获奖后,多次接受采访。只言片语的勾勒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建筑大师如何定义建筑作品:


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务实的艺术。要成为艺术,就必须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建筑来说,25年不足以作出评判。建筑是石头和砖块、水泥和钢铁(构成的),必须经得起考验。



说到设计风格,他既表现出自己的坚持,又展现了创新和融合:


我从来不赶时髦,你问美法两国的建筑师,他们都知道我比较保守;但我也从来不把自己定位成古典或者现代派。还有人称我是现代主义大师,相当多的作品都是西式建筑,但在设计方面我力争把古典和创新相结合,并且摸索新路改进自己的风格。


建筑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社会艺术,不是流行风尚。大众的流行审美会变,媒体评价会变,时空会变。惟有专注于作品,其余一切交给时间。


建筑如此,创造作品、制造产品的各行各业都如此。


最美的建筑,在时间之上。时间会告诉争论不休的人们,何为美,何为永恒。


版权声明:文章系原创,发表于《法治周末》,转载请事先联系取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END

两个小菜——

巴黎旅行手记:说好的文艺呢

巴黎旅行手记:不是浪漫而是 


清的菜园



法律| 投资| 书| 旅行手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